天天微动态丨科普|为什么脓毒症被称为潜伏在感染中的“杀手”?

2023-06-29 19:48:33 来源:澎湃新闻

每个人一生中会与各种炎症感染相遇,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免疫力都会打败它。但有时感染也会非常危险,它可能带给人体致命一击,重症感染便会出现脓毒症,它也被称为潜伏在感染中的“杀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平均每5位脓毒症患者中,会有一位救治失败,每年约有60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而脓毒症的救治过程需要调动很多科室的救治资源,使用多种手段联合救治,造成沉重医疗负担。所以了解掌握脓毒症的真实“面貌”,尽早发现它,防范它,不让它暗中作祟,伺机攻击我们,避免造成上述后果显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脓毒症?

什么是脓毒症呢?脓毒症并不是普通感染,而是多种感染性疾病不断发展,最终可能导致死亡的共同最后路径,也就是各种感染后最可怕的后果。脓毒症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感染的过程中反应过度,造成了人体一个或多个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并可导致死亡。

实际上,日常知道的大多数感染性疾病都可能会引发脓毒症,比如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蜂窝织炎、脑膜炎、肝脓肿等。而季节性流感病毒、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当然也包括其它细菌、真菌和病毒在感染人体后,都有可能会导致脓毒症的发生。

顺便说一下,大家也不要过分担心和忧虑,遇到一点点炎症就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一般说来,脓毒症常常发生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中,如严重烧伤、多发伤、外科手术后等患者。脓毒症也常见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尿路结石等情况的患者。而那些免疫系统功能减退人群的患病风险就更高了。这包括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成人或1周岁以下的儿童,肺部、肝脏或心脏存在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有糖尿病或艾滋病的人群以及有脾脏切除史的患者,以上人群一旦出现感染,罹患脓毒症的风险非常高。

如何救治脓毒症?

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直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大约有9%的脓毒症患者会发生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重症监护室中一半以上的死亡是由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引起的,脓毒症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脓毒症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务必要争分夺秒。这一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识别、检测、治疗与监测。当患者抵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脓毒症患者进行感染病灶寻找与处置、微生物病原学检测、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液体复苏,并根据动脉血气中反映微循环灌注的乳酸水平及其动态变化随时调整液体复苏的量以及是否加用血管活性药物。由于组织和器官功能因为脓毒症造成了损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可能会需要接受包括呼吸机等仪器在内的器官功能支持救治手段。甚至,有些危重症患者还有可能会用到ECMO人工心肺机、CRRT人工肾等这些器官支持的终极救治武器。

目前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因此预防非常关键,重点人群及其家人要“多长个心眼”,努力降低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对脓毒症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作用。当一个人出现了发烧,请务必要关注是否存在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神志意识状态改变等情况,如这些指标有异常,请务必抓紧时间前往医院急诊就诊。

而且,脓毒症的危险性不仅在于首次得病时,即使在脓毒症治愈后的数年内,患者的健康依然面临着风险,其中包括了再感染、再入院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这是因为当患者发生脓毒症后,机体的免疫状态会发生相应损伤和改变,并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造成了前面所说的那些风险。即使患者存活,很多患者也会遗留有长期的健康问题,如疲劳、肌肉无力、吞咽困难、焦虑、悲伤、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如何预防脓毒症?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不抽烟喝酒,勤洗手、食用清洁的水和食物。

第二,均衡营养饮食,饮食要清淡,远离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应适当摄入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瘦肉、鸡蛋、牛奶等),容易消化及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冰箱要定期清洗或消毒,存放在冰箱的食物要生熟分开,并且冷藏过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第三,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增强体质。定期前往医院注射流感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第四,管理好自己的慢性疾病: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管好自己的身体,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一定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

第五,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护理,当身体存在皮肤损伤、皮肤变色、疖肿、痤疮的时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第六,身体出现发热、咳嗽、腹痛等症状时,不要自己在家擅自用药,因为即使烧退了,也可能只是药物暂时压制住了炎症反应,其实并没有解决感染问题,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